瑤海鋼構瑤海鋼構建設
設計院
中國的建筑用鋼總量約占全部鋼產量的20%~25%,而工業發達的國家則占30%以上。如美國和日本,該項指標均已超過50%。在我國,鋼在建筑中主要用于建筑鋼結構,鋼筋混凝土用鋼筋,鋼絞線,鋼絲,門窗等,而其中鋼結構用鋼只占10%左右,在我國一億噸的鋼產量中,真正用于鋼結構的也就200~300萬噸。 ??
近年來,我國建筑鋼結構得到了迅猛發展,其形式越來越新穎,鋼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也越來越先進。鳥巢、水立方、央視新址大樓、廣州電視塔、上海環球中心等具有代表性的鋼結構建筑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。
8月31日,隨著最后一榀V形對稱大跨度懸挑鋼桁架吊裝合龍焊接成功,辛亥革命博物館鋼結構工程歷時4個多月實現結構封頂,標志著這一有特殊紀念意義的工程最關鍵的鋼結構施工戰役完成,為整個工程的進度奠定基礎。
在設計巴格達的最新銀行總部的同時,扎哈?哈迪德獲得鋼結構空間結構設計獎項(the Structural Steel Design Awards)。鋼結構設計獎項已有42年歷史,專門授予那些在建筑與建筑結構上巧妙利用鋼結構設計。
隨著上海世博會的召開,綠色環保、低碳減排成為全球最熱的話題,適應人類城市化進程的綠色革命將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主旋律,而以節能、環保為重點的新能源、新材料將成為新科技革命的重要領域。宏偉的建筑和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,讓人們對未來的生活、居住、工作和環境產生了美好的遐想。作為中國建筑節能科技的典范,世博會中鋼結構建筑的優異表現,讓我們看見了低碳生活的現實模樣。
8月31日,重達3000噸、跨度68.9米的天津西站站房北屋面主體鋼結構在高空調整、對接成功,標志著西站站房的三分之一主體結構封頂。隨著中區和南區后續的提升對接,整個屋面結構預計10月底合攏。年內將完成主站房主體結構施工。
提到住宅大家都會想到傳統意義上的磚混結構的房屋,全鋼結構住宅在我國目前來說還屬少見,與傳統結構房屋比新型全鋼結構住宅具有以下特點和優勢:
鋼結構體系具有自重輕、安裝容易、施工周期短、抗震性能好、投資回收快、環境污染少等綜合優勢,從目前來看,鋼結構建筑是對城市環境影響最小的一種結構之一,在西方已被廣泛采用,所以被有關稱為綠色建筑。
一、鋼結構中所用的構件一般是由鋼廠批量生產,并需有合格證明,因此材料的強度及化學成分是有良好保證的。工程檢測的重點在于安裝、拼接過程中產生的質量問題。